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梅永红:中国能在这次大的科技浪潮、科技革命中有所作为

发布日期:2023/09/26

为庆祝华大成立24周年,并纪念薛定谔发表“生命是什么”系列演讲8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完成20周年,特设【生命天书:无尽的探索】专栏。
本期分享者:华大集团董事、执行副总裁梅永红


问:请您介绍一下跟生命科学结缘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梅永红:我大学专业是农学,按照现在大的分类,属于生命科学序列,如果从大学算起,已经40年了。在科技部我研究科技战略,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非常明确感受到生命科学正在掀起一场新的革命,从战略上感受到这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问:有什么具体的事件让您觉得生命科学一定会有大发展?

梅永红:一个现象是美国作为全球科技的引领者,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始了布局,对生命科学大规模投入,包括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美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0%投到生命科学领域。

从中国本身来思考,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有自己的基础,有自己的机会。中国应该做顶层设计,做战略布局,能够在这一次大的科技浪潮、科技革命当中有所作为。

问:回顾华大24年走过的历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梅永红:华大走过的路非常崎岖、非常艰辛。从大的格局讲,中国不完全具备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所应有的生态。包括技术层面上的,也包括投资、消费、政策,甚至包括人们的认知。实事求是地讲,直到今天我也认为我们不完全具备这样一种生态。

华大已经坚持了24年,经历了最难的岁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生命科学中心。今天的环境相较10年、20年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们应当更有信心。

问:如果生命是一本天书的话,您觉得这本天书的密码解读到了什么程度?

梅永红:我们对生命的了解还非常肤浅。这是一个蓝海,也是一个深海,我们还没有走到海边,也许只是闻到一点点潮汐的味道。

问:据说华大员工平均年龄是31岁,这几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杂志发表文章的第一作者,基本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您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可以让年轻人在华大发展当中做出世界级的成果?

梅永红:华大这些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科学范式层面去研究。更多体现一种学科的交叉渗透,体现出一种平台性和大数据的新研究范式。科学是寂寞的长跑,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越来越多的知识、数据积累到一个平台时,一定会让我们对规律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你刚才提到华大有那么多年轻人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产出。让我来概括的话,就是因为他们走到了已经积累24年的华大这样一个平台上。平台托起他,大数据托起他,这是在“小科学”当中很难实现的。

问:那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一个人放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成功?

梅永红:非也。再多的资源、再多的数据,一定要有新的思维,甚至创造性思维,能够把这些资源、数据利用起来。大科学、大工具、大数据,不意味着它跟个人的兴趣驱动、个人的创新性是矛盾的。华大能够走到今天,有这么多年轻人脱颖而出,正是完成了这样一个融合,把年轻人的创新性思维和华大已经积累的基础有机结合起来。今天的科学可能不完全建立在过去像牛顿、爱因斯坦那种天才科学家的基础之上,可能越来越多要依赖于大工具和大数据,但绝对不排斥天才,不排斥创新思维。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在这方面,您对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有什么建议?

梅永红:过去基础研究似乎只能限定在大学或者国立科研机构里头,如果继续坚持这种思维,一定跟现在的现实不相契合。特别期待完成新的建构的时候,不要把我们已经具备能力的企业、民营机构给放弃了,它们同样是宝贵的国家资源、国家能力。

问:展望华大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憧憬期许?

梅永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希望华大能在生命科学的世纪里有更多更大的作为。国际科学、产业、经济乃至政治格局调整,中国会面临很多挑战,生命科学也许正是改变这种格局的一个抓手。


【返 回】

上一篇:华大等机构破译蛇菰基因组,揭示植物界“寄生虫”的演化历程 下一篇:赵立见:大人群、低成本、高效率筛查,是未来疾病防控的核心